虽然替换主要演员是最后的一种的选择,但在漫威宇宙系列电影中,演员的独特性已经被降低到难以辨识的程度,影迷往往很难记住哪部超级英雄电影的主演是谁,他们记住的是这部电影和前面几部电影有何联系,英雄之间的关系有了哪些变化。
特别是在杜克建议的以世界观展现为主的思路中,演员将不再是超级英雄电影的灵魂所在,已变成仅具外在的皮囊,演员的不可替代性降低后。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不再受限于演员的退出,而可以更自由的随着市场的需求发展,故事也得以自由生长。
在整个系列中。哪个角色只要受欢迎,都可能延展成为一个新的宇宙,哪怕他原来只是一个二线乃至三线角色。
当然,的成功不仅仅是漫威**的功劳,还得益于影片出色的数字特效。
如今高速发展的数字特效无疑是杜克和漫威漫画能实现漫威大计划的保障之一。
上世纪1970、1980年代电影道具特效成托起科幻电影腾飞的翅膀,进入21世纪后电脑数字成像技术全面接管特效制作,好莱坞电影产业完成升级,技术开始和创意比肩。
现在的3d、imax、杜比全景声、高帧率、动作表情捕捉等技术,更能将漫画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这使得漫威漫画经过多年的苦苦煎熬之后,终于迎来了可以将二维绘画变成真人电影。让想象力跃然于大银幕的数字技术。
在例如杜克这样的制片商,以及各种技术和商业利益推动下。超级英雄电影成了最完美的数字技术模特,不同风格的银幕奇观轮番上演,好似带领观众坐上过山车,从一个**飞向另一个**。
观众会对超级英雄感到厌烦么?答案是一定的,就像他们曾厌烦了西部牛仔、歌舞明星、机器人和外星人。
在杜克和漫威影业的远景规划里,甚至十年后的电影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未来新一代还会对超级英雄的宇宙极度追捧么,追求世界观的展示思路是否背离了叙事艺术,越走越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