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其它同人 > 临安不夜侯 > 第436章 他见古时月

第436章 他见古时月(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汤思退转向朱倬道:“这件事,你们御史台……,哦!都察院,是不是应该纠察一下呢?”

朱倬还没答话,陈康伯便道:“杨沅这些举动,是有用的。昨夜,某所居巷中便有一户人家走了水。

可也巧,两天以前,消防署的人刚刚强令这户人家把倚房堆放的柴堆挪走,并以土墙隔断。

若非如此,昨日那场火,怕是连把那户人家左邻右舍至少十几户人家,都一起连累了。”

杨沅负责的事情中就包括消防。

杨沅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消防理念和消防常识告诉了薛冰欣。

薛冰欣据此再加以细化完善,就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消防章程。

新成立的消防署就以其为检查准则。

杨沅考虑到,古代灭火的技术手段非常有限。

临安民居又多是竹木材料,一旦失火,后果便不堪设想。

军巡铺是要施救的,但是按照惯例,军巡铺做的最主要的事是切断火源,免得一烧就是一片的白地。

真要说救,其实能救能不大。

不要说是在这个年代,就算是在杨沅原本的那个年代,拥有了那么多的科技手段,火灾的重点也是防,一旦失火能及时扑灭的概率非常低。

因此,杨沅就在“防”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他提出的许多预防措施,是这时的人们所欠缺的理念。

打更巡夜的更夫,是会提醒百姓小心火烛的。

军巡铺的巡警,也会在夜间巡逻时对仍在用火的人家进行警示。

但是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对民房前后随意摆放的易燃之物该进行一番整顿。

这时代的店铺尤其是饭店,用火最是频繁。

店家怕失火,自己会制定一些防火的规矩,但也没有规范而科学的防范措施。

杨沅用表格法进行了一番统计,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已整顿区域,火灾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火宅造成的损失,也在大幅下降。

几位宰执听了陈康伯的话,便沉默起来。

半晌,沈该淡淡一笑道:“咱们这位状元公肯脚踏实地的时候,还是能够做些实务的嘛。”

……

中瓦子,李家戏班新编的公案剧正式上演了。

今天是第一次开演,李班主心里头实在没底儿。

想看戏的人还不知道这出戏是讲什么的,很多人便不肯买票进来。

不过,今天戏班里还是坐满了人。

因为只有戏台正前方的那些座位,是给买票入场的客人们就坐的。

两翼的位置,坐的都是老人和孩子。

这些老人和孩子分别来自“养济院”和“慈幼局”。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