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士兵都装备,那些冲锋兵几次的战斗下来对这种古老的作战兵器确实非常欢迎。以前义勇军拼刺都是五个人一个小团体,刺刀配手枪,一旦落单了形势就很危险。
但是大刀配手枪就不一样了,一手拿一个,落单了手枪噼里啪啦能打上一阵,敌人一旦围过来大刀的转向灵活,攻击面也比刺刀要大的多,能抵挡更长的时间。
还没有编入作战序列的中国部队全部调往山东整训。杨小林没有想过把士兵们练成jing锐,只是这是一个作战模式。
士兵们先在山东进行最基本的战术训练,然后拉到běijing来和俄国人打上一场,经过历练之后再退回去,从山东再调新的部队来。那些从战场上退下去的士兵再整训一段时间,等他们再上战场的时候,就应该是合格的军人了。
在和老毛子进行战争的同时,让俄国人的炮火来淬炼中国的部队,这个办法虽然很残酷,但确是让部队快速成长起来的最佳途径。
还有一个原因,说出来杨司令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些太小人了。他现在是总司令,有全国的部队的指挥权,老袁虽然把段祺瑞和冯国璋放在军队里面看着北洋军,但是在不断的战斗和整合的过程中,杨司令可以轻松的做到让北洋军这三个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等到对俄战争胜利,在zhèngfu部门里面陈天华他们的表现再出sè一点,一个没有了北洋军的袁世凯,能不能继续坐那个总统的位置,要看杨司令的心情是不是很好了。
他真的比孙文计划的要详细的多,现在没动,只是杨司令不想在这个时候也袁世凯冲突。还是那句话,战争形势没有明确之前,杨司令支持老袁,无条件支持。
可能老袁不会坐以待毙,可能他也有什么手段等着对付自己。没关系,只要袁世凯和自己一样愿意等到可以斗的时候再斗,最少对中国是没有多少危害的。
直上松原要离开běijing了。
这一次松原君来中国算是不辱使命吧,ri本方面给他的底线根本不是他说的那几个条件,就像杨度分析的那样,中国就算把大连给ri本人,小ri本也是不敢要的。老袁就是点头说以后ri本商人进入中国做生意可以享受特权,他们也不敢堂而皇之的签订条约。
谈了两天,双方最后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协议。ri本方面将对运往中国的货船实行暗地里的宽松政策,那批已经被他们扣下的机器,将马上交给德国人运来中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