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中式长礼服,优雅如兰的谈薇袅袅登场。气质古典淑婉的她,只需往那里一站,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安静下来。
音乐起,“登登登”,“登登登”,两声慷慨激昂的前奏,突如其来,犹如闪电划破长空。又如浪花翻涌千回百转,使得在场所有人精神齐齐一震,好嘛,大气澎湃!
再接下来,交响乐团的小提琴独奏先起,一小段旋律缓慢而忧伤;紧接着,弦乐和萨克斯加入,昂扬强烈、略显欢快;再接着,加入钢琴,独留萨克斯。悲喜之间,化成了一种平和成熟的情绪。
自始至终,没有用任何而别的配乐,跟原版电视剧一样。没有任何别的插曲配乐,自始至终全是原曲“浪奔、浪流”的变奏曲。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首曲子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因为一个旋律可以有多种变奏,而且还相当和谐,跟不同阶段的不同剧情都能契合,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
据邓铮所知,上一部自始至终一首曲子各种变奏贯穿始终的影视剧。还是著名的。
整部电影,无论是什么场景,你都会发现,主旋律仍然是“myheartillgoon”这个旋律。只是用不同乐器,人声,或是变奏去演绎而已。
这类音乐不可多得,它是作曲家的极致灵感。
这段旋律不长,伤感而不沉郁,足够动人,在此期间,三位沙画师已经开始了快速的操作,舞台超大屏幕上,沙子飞快的幻动中,一副犹如油画般的图像出现旧上海的阴沉夜空下,面孔模糊的主角,穿着一身黑衣,手举一把枪。
就在这时,间奏旋律一顿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谈薇开嗓,直接用上了激昂的电子乐配合,制造出紧张强烈的气氛。
原版歌曲中,在“浪奔,浪流”两句的后面,皆接有三个音符,这三个音符的音色跟子弹的声音很像,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激荡。既与主旋律应和,又起到强调的作用。
但邓铮却做的更甚,他直接找到电影拟声师,用三声真枪响代替了这三个音符,所以效果强烈十倍不止,而就在枪声响起同时,三位沙画师手下不停,沙子流逝变迁间,屏幕上那黑衣人,向天边发射出三颗子弹,锐利的声响,撕破了黑暗的沉寂……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