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铮闻言笑了笑,就不再再这个话题上多谈了,刚才进来时在门口遇到记者,已经被问得够烦的了。
过了会儿,顾伟元又想起一事,面色一整,认真道:“对了,老弟。两年一届的‘中国文学传媒大奖’已经开始前期大众票选。你入选了‘双年通俗小说家’百人入围名单。不过眼下这得票数也太低了,居然只勉强排入前十,跟你连续两年畅销书之王的地位严重不符啊!为什么不在围脖上喊一嗓子?”
他说的这事邓铮也知道。
国内三大文学奖项中,这个两年一度的“中国文学传媒大奖”位列第二,比之前烨村获奖的那个“华语通俗文学大奖”高了半个层级。
该奖项是由“南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发起,南国电视台南国日报南磐文艺出版社等联合筹办的,以“争做关注大众文化的风向标”为口号。
它是国内第一个有国家公证人员参与评选全过程的文学大奖,也是目前国内三大文学奖项中奖金最优渥丰厚的文学大奖。
因为一直秉持公正独立和创造的原则,坚持艺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并重,因此该奖项不仅逐步奠定了自己在华语文学界的地位。同时在社会大众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它有个很独特也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初期的入围甄选范围特别广,每个单项提名都有差不多一百个以上入围的。几乎涵盖了两年期间所有符合标准的作家或作品。然后再进行网络公开票选。
不过它这个票选也很有讲究,业内称为“死忠票”,一则跟ip挂钩,一个ip只能投一次;二则有五至十道关于你准备投票的作家或作品的随机问题,要全部答对才能进行有效投票。
公开票选阶段支持率最高的前四名直接入围最后的八人终极候选名单。剩下的四个名额,则是由提名委员会提名。
按照顾伟元的意思是,想让邓铮喊喊话,好歹进入票选前四,搞个“双年通俗小说家”的正式候选提名来,去颁奖盛典现场晃荡一圈儿也是莫大的殊荣。
“顾哥。别说叫一嗓子,就是叫两嗓子恐怕也不一定成啊。之前不是有个调查。读我书的八成以上是男性吗?男人嘛,最不擅长留意和捣鼓这个投票什么的。也没这个热情,何况投票过程还搞得这么复杂麻烦。算了,只要我写的小说爱读,有没有提名真没那么重要,反正也得不了奖不是?”
邓铮笑了笑,半真半假道。
如果是去年刚被“华语通俗文学大奖”刺激到那会儿,邓铮肯定会按顾伟元的意思干,但经过这一年的成长,现在这份心思反倒是淡了。不过他说的男性在投票上的耐心和热情向来远弱于女性,倒也是实情。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