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烧饼的拼音缩写是sb,所以我们经常用烧饼来骂人。
她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而且这里就我一个男的,我以为她给我起了新的绰号“烧饼哥”,于是不满的说道:“哎,你怎么学得粗俗起来了?刚才不是都好了么?说好不记仇的。”
燕秋起身,不再看那个石碑,转头看着我表情疑惑,好像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只是指着那个石碑说:“这是烧饼歌。”
“烧饼歌?卖烧饼唱的歌词?”姜柔发问。
燕秋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看来我又得给你们上课了,真烦。”
我清楚的记得,燕秋是最喜欢给人讲课的了,现在居然也开始厌烦了,我们这一路遇到的新鲜事还真是多。
燕秋想了一会,决定先从一个谜语开始讲起,她问:“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知道是什么么?”
姜柔摇头,表示并不擅长猜谜。
碰巧这个密语我是知道的,于是我高兴的说:“这是烧饼,我还知道这个典故呢,朱元璋当了黄帝,但还是忘不了做穷人时的喜好,刚咬了一口烧饼,刘伯温就来晋见了,于是他用碗把烧饼扣住,考刘伯温那是什么,刘伯温给的答案就是这两句诗。”
燕秋肯定了我的说法:“你既然知道烧饼歌,还要我解释?”
我很纳闷,不知道那个谜语和眼前的石碑有什么关系,一时被燕秋给说愣了,忙问:“烧饼的密语和这些碑文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上面都是密语么?”
燕秋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你说的这个典故,只是一段对话的开始,后来朱元璋又问了许多问题,刘伯温都用打油诗的形式回答了,这碑文就是当时刘伯温说的那些诗。后来有人把二人的全部对话记录下来,编纂成书,就叫做《烧饼歌》。”
燕秋讲得直白,我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原来是明朝君臣的一段对话呀,说白了就是逗着玩的呗?也不知道谁刻的这个碑?闲的。”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燕秋继续讲:“这《烧饼歌》可不是一段简单的对话,经过很多代史学家的研究,其实当时刘伯温说的这些诗,都是预言诗,诗里隐藏了未来的许多事,如今再看恰巧都对应了,按照诗句数量对照年代推算,我们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有可能都被预测到了,只是诗中的内容过于隐晦,不到事情发生的时候,还是不能合理的推算出来,要是能完全理解,未来的国家发展方向,或许都能预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