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娱乐教父 > 第三七七章 镜头

第三七七章 镜头(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拍片时是不可能按照剧情的顺序进行的,而是按场景拍摄,如先拍外景戏,再拍摄影棚里的戏,或者先是夏天的戏,再是冬天的戏,而即便同样是冬天的戏,有的情节是发生在故事前段,有的情节则是发生在后面。

为了保证质量,有些镜头还要拍好几次,辛辛苦苦拍了几个月,带回一大堆胶片,怎么把它拼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呢?

如果胶片上没有明显的标记,将会给后期的剪辑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电影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一个好办法,他们用一块带有黑白相间条纹的板,板上简要地写着下面将要拍摄这段胶片的有关内容,在拍摄每个镜头前先拍这块“板”,作为这个镜头的标记。

这个步骤用电影界的行话叫“拍板”或叫“打板”。这样,每段胶片的开头都有场记板的镜头,在后期制作时,工作人员只要一看到这个标记,就知道这段胶片是哪部电影第几场戏第几个镜头,很好识别。

此外,服装化妆道具等其他工作人员也能以此来避免不同时候拍摄的镜头在细节上的瑕疵,从而避免犯错误。

既然场记板的作用是做标记,那为什么还要“啪”的敲一下呢?这是因为电影不仅有图像,而且还有声音。

假如一部影片中的人物在话时,声音与口型不一致,那么看电影的时候就会感到十分别扭。

在拍电影时,场记在举起场记板的同时将拍板上的木条“啪”的一合,发出清脆的响声,摄影师将敲击声与场记镜头同时拍摄下来,这个声音就成为后期录音的同步记号,可以使编辑人员确定准确的声像定位。

由于场记板与电影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电影事业的标记和象征。

为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而兴建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整体造型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场记板。1996年,法国为戛纳国际电影节50周年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邮票上就有这块场记板,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的长方形条纹板对于电影的重要意义。

陈朗也是因为前世看到这个场记板次数多了,同时对于电影的拍摄十分好奇,因此就抢了场记的工作,自己来拍板,拍完后就立刻闪回到王晶身后看着陈百祥的表演。

只见此时的陈百祥穿着一身清朝官服,一身懒散的坐在桌子上,然后似乎听到了声音突然转头看向了另一侧。

其实此时现场一声音都没有,电影中的也是后期制作的时候加上去的,但是陈百祥要表现出听到了少女们声音的样子,然后就是纵身一跃,跳进了绳子里。

当然陈百祥是不可能跳进绳子里的,这个镜头是在陈百祥跳完,快速离开镜头之后,摄影再次对着绳子的镜头来了个特写,然后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将两个镜头衔接在一起,看起来就似乎是陈百祥跳进了绳子里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电影蒙太奇的神奇而独具魅力之处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