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让那些只是为了来圈钱的资本得到了机会,利用粗制滥造赚取观众的金钱,同时也消耗着香港电影本来就先天不足的元气。
因此,增加电影院线是不可取的行为,而且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未来的地价越来越贵,光是创建一家院线就要花费不少的钱。
同时还要为院线联系电影上映,以及各种管理支出,同时还得面对老牌院线的挤压,所以收购院线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那么哪家院线可以收购呢?
金公主院线因为新艺城的缘故,现在正是火爆的时候,雷诀坤肯定不会卖出日赚斗金的金公主。
嘉禾虽然暂时的被金公主院线压制,但是他本身的底蕴犹在,院线自然也不会卖。
至于另一家联美院线,具有相当大的东南亚发行能力,想要收购也难。
因此正在走向末路的邵氏院线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邵氏院线因为邵氏电影公司的无能,即将在1985年出售给名牌王潘迪生,而且出售的价格绝对不会低于1亿港币。
陈朗到时候应该能够赚到1亿港币,但是与财大气粗的潘迪生相比,陈朗显得还很弱小。
同时同为上流社会的人物,说不定潘迪生和邵大亨还有私交,这样的话,邵大亨凭什么要将院线卖给陈朗呢?
陈朗需要时间赚取更过的钱,同时要加强和邵大亨以及邵氏电影公司的联系。
如果邵氏凭借着陈朗的剧本能够获得盈利,说不定可以延长几年邵氏电影的寿命,同时也将邵氏院线卖出的时间推迟,那么陈朗才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潘迪生这个名牌王。
剧本要交给邵氏,但是写什么样的剧本呢?
香港八十九十年代众多的经典电影,陈朗基本都看过,同时陈朗还看过很多的美国大片。
相比较而言,美国电影中的普世价值观流传性更强,而香港电影里无疑带着中国独有的儒家文化内涵,这要在全球推广那几乎是不可能。
香港电影很难走出去,美国大片却很容易走进来,然后赶也赶不走。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台湾开始限制引入港片的数量,东南亚各国也开始限制港片的数量,以此来保护本国的电影产业,但是与此同时台湾和东南亚各国却在加强引进美国大片的力度。
港片在失去了台湾这个重要的票仓,加上东南亚各国的限制,最后被制作精良的美国大片一冲击,直接就再也没翻过身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