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物颇有兴趣的问道:“你看出什么了?”
“贱妾晓得,方公子你求的不是名,而是名后面的利。方公子志向高远,在于庙堂。所谓求名,只不过是在将来有可能的时候,借乡党之势为进身之阶,化乡党之势为自己之势。为前途增添一份助力罢?”
听到回答,方应物真心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想到一个青楼名妓居然也看穿了他的真正居心。
方应物知道,大明朝进入成年期后,在政治盘局中,党派特征和地域性特征逐渐加强,这是一个大趋势,非人力可以阻止的。
而与此同时,浙江省素来是科举大省。也是出官员的大省。如果能成为浙省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哪怕只是个象征性的名声,便也能获得所谓人望,这就是潜力,对于官场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一是有了坚实的根基,到了该使劲上位的节点,有一批乡党帮着使劲、推着上位。谁最有潜力谁最有人望。谁就最有可能被乡党推上去。
二是在舆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在是廷议之类的场合,尤其重要。未来的大明朝,将是时常被舆论绑架的时代。若想有所进取,没有足够号召力的话是很难混的。
这些心思,方应物从未对任何人详细说过。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些话不能说出口的。当然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独家的想法,时代发展到这个地步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能敏锐把握住趋势的人肯定也有不少。
若刘棉花这样的人一口道破他的心思,那还算可以理解。但眼前却是一个本该胸大无脑的花魁,居然能觉察出如此模糊不清的政治谋算,实在让方应物感到不可思议。
方应物不能相信的质疑道:“你怎么能看出这些,是谁告诉你的?”
袁花魁忽然产生了小小的愉快。自从进了这个院子,方大秀才一直风轻云淡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而她极其失常,简直像个小丑一样。而现在,总算有点不一样了。
便有些自得的答道:“贱妾可是见过不少像方公子这样的大人物,见识多了自然也就有想处了。
而且,从那位你见过的邵琛公子口中,知道他们邵家也有差不多的打算,那西湖诗社就是邵家鼎力扶持的。他们邵家所图的便是将邵琛的名望捧出来,若科举顺利,那就挟名望更上一层楼;若科举不顺,也不失为地方大名士,同样也有很多好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