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那种潜在深处的母性顿时迸发出来,使徐皇后坐卧不宁,她一大清早叫了几个心腹的太监,问起此事。这几个太监倒是不敢多说什么,只是说要从长计议,郝大人犯了事,惹得朝野震动,这时候出面不免招致天下人非议。徐皇后只得唏嘘,颇为为难,若是直接去寻皇上。皇上想必也为此烦心,实在不愿多添他的负担。
倒是有人想了个主意,让皇后娘娘召太子来想法子。
徐皇后一想,也觉得有理,于是便教人去宫中请太子。
朱高炽自是忙不迭的来了,向母后问了安。谨慎慎微的样子。
徐皇后佯作冷静地吃了口茶,保养得极好的手轻轻点在茶盏的沿上,风淡云清地道:“有这么一件事,这郝风楼到底犯了什么事,何至于人人喊打?本宫看。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安南王不听话嘛,我是女人,不晓得外头男人们的事,却也知道风楼好歹也是功臣,这般的作践,不免教人寒心。”
朱高炽一听徐皇后为郝风楼说话,心里不免有些反感,却不敢反驳,只是微笑道:“母后,这事太复杂,儿臣一时也说不清。”
徐皇后便叹道:“说不清就不必说,我这做母后的也不懂。不过……郝风楼终究是我的义子,也算你的半个兄弟,你该帮他说说话。”
朱高炽应道:“儿臣该当的。”
说到底,朱高炽不过是一味敷衍,当着徐皇后的面,他不敢说个不字。
正说着,却有个内官进来禀告道:“娘娘,陛下有口信。”
徐皇后也不避讳朱高炽,便问:“什么口信?”
内官道道:“陛下说,请娘娘勿忧,郝风楼,陛下定保他无恙,断不会伤了一根毫毛。”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徐皇后喜出望外,惊喜地道:“这是何故?”
内官道:“奴婢不知。”
坐在一旁的朱高炽顿时大惊失色,他很难想象父皇为何突然下如此大的决心,须知这件事阻力重重,真要保全,大臣们非要寒心不可。
他心里乱七八糟地想着,一时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缘故,此时恨不得立即出去探听消息。
只是此时,他想走也走不得了。
徐皇后大喜,忙道:“这便好极了,我就说,天大的事又能如何?连个郝风楼都保不住,辛辛苦苦从北平来这南京又为了什么?都说天子一言九鼎,那就得有一言九鼎的样子。太子,母后很高兴……”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