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红警大中华1985 > 192 华教领袖(文字版)

192 华教领袖(文字版)(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也不需要别有用心的人士求见齐一鸣,齐一鸣在刚下飞机的时候,就找人给他四处散请帖,邀请一些华人社会的重要人士与他会晤,然后又放出风来,在三天后他要在宾馆举行晚宴,几乎能够想到的重要角色都在列席之中。

齐一鸣的眼睛主要盯着三部分.马华社会的政界、商界和学界。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组成几乎华界最有影响力的组织,深入到华人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有些出乎人意料的,齐一鸣第一个面见的,居然不是有名的华人政客,或者是富有的商界领袖,居然是董教总的相关人士,也就是华教的推动者们。

董教总即是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和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的钟称,是推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组织。着上去学校联盟加上教师工会一样的存在并不应该受到齐一鸣的如此尊重与礼遇,但好好做过功课的齐一鸣深知这两个看似娇小但实际是庞然大物的存在,对于推行自己的立国战略有着怎样的助益。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官方语言中并无国语,而华文教育更不受政府的注重。一心想要对华人进行归化的马来人费尽心机地限制华校的展.比如在增建华校方面百般阻挠,拨款和软硬件设施的配套上拖延甚至停办。举个简单例子,9o年代华人适龄学童进入小学人数占总比例的21·o7%,但教育部拨款却只有整体小学教育投入的2·44%这种严重带有歧视性和不平衡的政策,自然对华人接受本民族文化教育,保持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带来极大挑战。

马来西亚政府曾多次使用过卑劣地压迫华教展的手段,而直到后世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仍旧存在,都要靠华人社会的普遍关注,以及董教总倾尽全力的支持和领导。没有董教总一次又一次地抗争,没有在极度拮据情况下妥善管理行政和呼吁社会进行捐助,马来西亚的华教根本不可能在夹缝中开出成一朵动人的花。

齐一鸣不考虑功利性的问题,但是董教总做出的历史性的功绩.就值得他肃然起敬了。而董教总几位代表人物的气节和风骨要比马华公会等政界人物、商界些精英,来得漂亮得多。

如一手推动董教总成立的马来西亚华教之父林连玉先生就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以不惜牺牲来避免牺牲,以不免压迫来反抗压迫,然后我们的民族在马来亚求生存才有拨云雾而见青天的一日。”

今日齐一鸣之所为与林先生的名言,其实也是不谋而合。

在齐一鸣下榻的临时住所,齐一鸣会见了董教总的两位主席,都是在华社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人物,林晃升和沈幕羽。

两位老人即便是见到一个来自中国的中央大员,也没有丝毫谄媚讨好的意思,只是保持矜持的礼貌,看来学者和教育家的风骨,比起政客的节操果然值钱得多。

两位华教老人也多少惊异于所谓中国大官的年轻程度,齐一鸣长得不算年轻,但也不算老,怎么看都是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却有一身的沉稳和了不得的气度,见惯风雨的两位老人自然可以判断出,此子的确不是池中之物,即便是可能深有背景,但没有本事也不可能爬到高位的。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