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小股部队就是从包围圈冲出来的二十余名突击队员,与前去增援的日军第四大队擦肩而过,而后一路寻找日军指挥部的位置。
日军在外作战,为保证电力通畅,一般都携带发电机,突击队员一看前方有亮着灯的地方,直奔日军指挥部而来。
此时,日军俨然成了砧板上的肉,二线阵地的日军第三、第四大队呈现逐渐被分割的态势,战场上枪声变得越发稀疏。
“长官,与指挥部的联系中断,电话无人接听!”
“纳尼?”日军炮兵大队长闻言一惊,本能的察觉情况不对,接连派出两批人员前去联络都没有回信。
此时日军炮兵才真正慌了神,没了步兵的掩护,装备不齐全的炮兵论及战斗力还不如辎重兵。
“同志们冲啊,干掉鬼子的炮兵!”
转眼间,一团三营的战士冲进日军炮兵的阵地,日军的炮兵不到七百人,只有一些军官配备南部十四式手枪,其余日军士兵只有一把刺刀防身。
战斗从一开始就是一边倒的屠杀,13旅在战前下过明文通告,对面之敌乃是日本关东军所属师团,交战时务必不能心慈手软,尽量减少不必要伤亡。
13旅旅部,荆大刚在得知日军二线阵地被一团突破,他就明白大局已定,随即通过电台与武勤的14旅联系。
14旅的对面之敌是近卫师团第六联队,同样混编了一个第四大队,但是却没有配备炮兵大队,而是加强12辆战车。
武勤在白天的战斗中敏锐察觉出,对面的日军作战意志并不高,作风懒散,双方熄火的间隙,居然有不少鬼子将军装脱下来,挂在步枪上晾晒。
这让14旅战士感到非常吃惊,然而对面的日军军官对这一行为也没有制止,似乎是司空见惯。
14旅同样让突击队充当尖刀,当突击队突破近卫师团一线阵地之后,后续的14旅主力刚刚赶上来,尚未与日军交战。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一线阵地的日军全线溃退,浩大的声势引起连锁反应,不明情况的二线阵地日军直接脚底抹油,生怕晚人一步。
双方你追我赶,跑在最后面的居然是12辆战车,14旅的战士不费吹灰之力,白捡12辆战车。
14旅旅部,得知前方传来的战报,一众人面面相觑。
政委王林大为不解:“这一场仗打的真是莫名其妙,日军兵力并未受损,怎么就突然溃退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对面是伪军。”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