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举睁大了眼睛,就这样?确定不是敷衍,而是……</P>
贺檀道:“你就那般信她?”</P>
王晏终于将手中的图样收起来:“是谁将藕炭改成佛炭的?”</P>
这还用问?</P>
陈举道:“谢娘子啊。”</P>
王晏再问:“是谁将这消息用小报散开的?”</P>
陈举皱眉:“也是谢娘子啊。”</P>
“既然都是她做的,”王晏淡然,“你们为何觉得,她会吃亏?”</P>
“佛炭谁都能卖,但宝德寺的碎石炭已经全都卖给了谢玉琰,顺通水铺也小有名气。无论现在谁再做佛炭,都没法盖过源头宝德寺,万一做不好,或是卖贵了,都过不了智远和尚这一关。”</P>
“一斤三文的价钱,雇工一日一百文,还有大和尚盯着,这样的买卖赚不到太多银钱,也不会有人费力去谋算。”</P>
“除非谢玉琰心甘情愿将宝德寺碎石炭卖给别人。”</P>
陈举道:“谢娘子当然不会卖。”</P>
贺檀点点头:“怪不得她要去宝德寺,借用寺庙就是要稳住佛炭的买卖。”现在想想,就知晓此举有多重要。</P>
“能下手的只有没做起来的泥炉买卖,”王晏淡淡地道,“泥炉也比佛炭更容易赚到银钱。”</P>
陈举道:“丢了泥炉也不行。”</P>
“谁说她会丢?”王晏道,“做泥炉的方子对她来说没那么重要。她可以拿来换别的。”</P>
“烧陶并不难,早晚也会有人与她来争,那不如趁着现在,让大家看看,到底谁家的泥炉更好,彻底稳住杨氏泥炉的地位。”</P>
“这还是其次。”</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