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报,是雯雯先贴门口上的。”
“你放屁,明明是先的,我是被你们带坏的。”
“雯雯你就承认吧,牺牲你一人,幸福所有人。”
“哈哈哈。”
无忧无虑、打打闹闹的大学时光,真好。
在锡切斯的这段时间,杨浪没闲着,手底下的人更没闲着。
早在出国之前,手下的人就去好莱坞,注册独立电影公司,找到了个合适的代理人。
理所当然的,杨浪拿出两个剧本,让代理人注册在好莱坞编剧工会。
一個是《活埋》,一个是《尖峰时刻》。
前者冲奖用,后者用来开启和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序幕。
尽管杨浪的《彗星来的那一夜》,得到了国外观众和众多片商的认可。
但新线对于杨浪递上来的剧本,依旧带着迟疑和犹豫不决。
毕竟这个时间点,程龙还未凭借动作片《红番区》打入好莱坞,打破北美外语片票房纪录。
一上手就是中外合拍片,看不到市场,新线不敢接,更别提迪士尼了。
无所谓,这种事得慢慢来。
《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国外版权卖出去,手里有充足的资金。
现在,可以让好莱坞的代理人,着手找人订制拍摄用的道具,以及筹备剧组相关事宜了。
《活埋》原片的成本预算,有三百万美刀。
杨浪计划自导自演,大头都在自己身上。
真正制作起来,产生的花销,不过是在道具、剧组筹备、群演、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
算上后期去电影节宣传,成本肯定能控制在一百万美刀以内。
于飞鸿打电话回来,和大家分享国内的信息。
系主任会来接机,学校还准备了横幅,回去以后要对所有人进行嘉奖。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