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主任都不得不按照宁卫民的指点,跟这些嘴皮子颇有功夫的老太太们去解释,费的吐沫多了去了。
而清晨、傍晚属于人们如厕高峰时段。
由于知道厕所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每天这两个时间段,两处新厕所都是几乎不歇气持续的排队等候。
厕所保洁员的工作负担更是由此骤增。
于是这几处新厕所周边的居民们也不满了,连看厕所的保洁员也有点不乐意了。
甚至就连环卫局的抽粪车,每礼拜都得多跑一趟,否则粪池子就满了,得彻底停用。
几位街道主任再度打电话跟宁卫民商量,也只能根据新形势采取了新对策。
那就是给这些厕所属地居民们颁发免费入厕证。
同时开始实行厕所收费制度,依次来控制人流。
具体说来,就是有资格免费入厕的居民每户发两个带绳的免费证。
上厕所可以带在脖子上去,谁要是没有呢,那就得花钱上厕所。
金额是每人五分钱,美其名曰的用途,是为了筹集翻盖其他厕所的资金。
这么一来行了。
尽管不满的声音喧嚣一时,有人嫌带证上厕所太麻烦,有人对上厕所还得交钱非议连连。
可如此,总算维持住了厕所的良性运转,把人流有效降低了下来。
而走到了这一步,宁卫民行善举身藏幕后,让功于街道办的好处,也就显现出来了。
否则,别看就收这么几分钱。
绝对会有人怀疑宁卫民是别有用心,会说他捐厕所是想变着法捞钱,是新社会的“粪霸”。
当然,连几条胡同里的厕所尚且如此,那宁卫民为天坛公园翻盖的那几处厕所,因为位于旅游第一线,肩负着接待外宾的重任,自然就更要讲究一些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