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人,咱们这位太子爷可不是跑了的那位。”朱国弼见徐瑜还不明白就又解释了一句,但这解释却点到即止,丝毫没有把柄可抓。
此言一出,车内车外再次陷入沉默,徐瑜似乎也在重新斟酌是否该再次劝谏。
见此情形,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的越其杰也暂时熄了发表看法的心思。
他曾于京中任职,又是封疆大吏,对此事的看法自与这几个一辈子窝在应天的土包子有所不同。
大明一朝,文官与皇帝的斗争始终贯穿其中。
今日这事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其中差别就要看殿下如何看待了。
若换做过去,越其杰自然不会参与,但现在应天城中够分量的文官就他们几个,着实有些躲不过去,再加上他也想对这位殿下稍加试探,所以才跟着徐老夫子行了这莽撞之事。
最终结果显而易见,这位殿下对文官的抱团劝谏异常抵触,显然不如先帝早年那般对文官的信重非常。
得出这样的结论他自然也就明白了今后该以何种方式与朱慈烺相处。
朱国弼见车内几人都陷入自家心思之中便也催马走了几步,算是结束了这次谈话。
待他再与几人说话时却已到了自家府邸附近。
“诸位大人,我先回府料理一番。”
“国公请便。”
与几人打了个招呼,朱国弼便带着亲随往自家府邸而去,可等他到了家门口时却发现偌大的保国公门口居然被一辆辆装饰华丽的车架堵了個严严实实。
见此情形,他不由朝亲随看了一眼。
“老爷,三少爷邀了各家少爷,说是要商议守城之事。”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