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增加土地供应,有利于平抑地价。但这样港府的土地就卖不了高价,必然会减少财政收入。
所以对于港府只是一味的打击炒卖行为,香江的舆论从94年初开始做出了严厉的抨击。
“目前香江楼价的升幅,即使月收入数万的中产家庭,也惟有望楼兴叹;同时楼价暴涨使贫富之差更为悬殊,置业安居对普罗大众来说已渐成为‘神话’。为求香江稳定繁荣,遏制楼价有其必要,但要得其法,寻求治本之道。治本之道,应是大量增加土地供应及加建公屋。”
“供不应求与炒风炽热,已成为一对怪胎。一方面市场供不应求引致炒风炽烈;而另一方面又因炒风炽烈导致空置单位增多,又再加剧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形成一恶性循环,令楼市连番攀升。”
地产商也趁机开腔,指责港府有地不卖,故意拉高地价。
面对这样的指责,港府下属的消委会反诉地产商有楼不卖,屯积居奇。
立法局议员刘慧卿批评港府养肥了几个地产商,对平抑楼价束手无策。张文光则直言不讳地谴责多位地产商联手控制土地和楼市:
“有地不起楼,起楼不卖楼,卖楼为炒楼,炒楼变空楼。”
报纸上各方你方唱罢我登场,舌战打的好不热闹。
这一次的骂战就连一直作壁上观,没有下场打算的刘元昊也未能幸免,遭受道无妄之灾,被媒体多次点名,称其为香江最大的地产头子。
兴元地产,置地集团,和记黄埔这三家公司,即便刨去与中资合作开发的嘉湖山庄和汇景园两个大项目,每年提供的住宅物业仍然占据香江总数的15%左右。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