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历史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149章:英国内阁太愚蠢了

第149章:英国内阁太愚蠢了(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至于飞机的制造成本,这东西再贵也要造啊!

又不是堆废铁,造多点也不怕,打仗的时候能够用得到的。这就是传说能够提高战争潜能的玩意,力发展是肯定的。

同时投入民用的时候,政府还要给与免税之类的政策扶持。

旦到了战争时期,那些飞机都能够参与到对前线的物资运输当,从而脱离公路、铁路的限制。

并且使交战国无法准确摸清国的物资运输能力,并对战役的估算错误。

东省科威特地区的机场,此时是不断的扩建再扩建,扩建的物资则用铁路运往伊朗,然后用船运往东省。

而对同盟国的普通物资出口,同样也是通过铁路运往伊朗沿海,然后再和同盟国交易。

不过这些生活物资暂时只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交易,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德国的交通并不是那么方便。

再则,不论国从新疆修往伊朗的铁路还是从云南修往缅甸的铁路,都是有协约国在检查的。

运输的军火只能出口给协约国。

但是在国海,国的商船却开始向科威特运输军火,特别是6年开始。运输量明显增加。

如今国形成了三种对同盟国的出口方式,是靠潜艇,二是靠商船,三是靠飞机。其潜艇贸易效率太低,其潜艇可以直接运到德国,而飞机暂时则不行,但等到德国的机场修好后,也可以直接从科威特飞到德国,不过比较浪费运输能力,因此直接对德出口还是靠潜艇。

不过造船能力比较紧缺。因此潜艇还是造得不多。

运输机则造得比较多,但年400架的产量相对来说也不高,天才架多点的产量。

轮船运输的成本最低。数量最,就是路途远些。

但国此时也要对海外市场进行出口,并且轮船要是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火出口。

同时奥匈帝国与德国则努力的修着公路和铁路,以保障国的物资能够畅通的运往德国卖掉节操去修仙全阅读。

并且国正在向出口运输所用的汽车,这些汽车直接开进伊朗。然后又轮船运往科威特。

汽车并不是军火,国则是以东省所需为由。

随着国在阿拉伯半岛上建立了军事基地、机场等设施,国对阿拉伯半岛的掌控也逐渐稳固。

为了保护贸易安全,江渝在年初再次向东省增兵,东省的兵力达到了五个师的规模。

协约国就算是想打东省,也没办法了。

英国陆军的那群乌合之众。对于国陆军来说并无太压力,尽管英国陆军不这么会打仗,但江渝还是给予足够重视。以确保对同盟国的贸易能够万无失。

随着贸易的展开,国的军火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的则被运往奥匈、德国。

同时还有很多粮食运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些粮食什么的,直接就从铁路进行运输。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这三帝制国家则用黄金进行支付。

德国通过发动无限制潜艇战,限制了协约国的从美国的物资进口数量。又因为与国打通了贸易路线。很多程度上解决了同盟国物资缺乏的问题。

这样的贸易动静并不小。

首先让协约国起疑的是,国商船开始频繁的进入阿曼湾,并将货物不断运入科威特地区。

在亚细亚,国正通过铁路不断向科威特运输粮食、罐头、纺织品等生活物资。

国在科威特根本就没有那么的市场,就算是国开始向那里移民,也不可能造成那么的市场。

再加上协约国并没有拿到这些物资。

显然这些物资不是向协约国出口的。

另外,亚细亚天空上不断飞过的飞机也引起了协约国的调查,本来以为那是什么作战用的飞机。

结果派间谍到科威特看……尼玛!竟然是运输机。

国正在用轮船、飞机不断的把货物运往科威特,然后再把物资卖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再通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把物资运往奥匈帝国和德国。

这让协约国无比震惊!

在不知不觉,国竟然打通了与同盟国的贸易通道。

此时英国才明白,当初国为何死活都要阿拉伯半岛这块殖民地了,那块殖民地给了国,国就能够与同盟国进行贸易。

难怪国愿意拿出两亿英镑来买。

谁是傻瓜?

法国佬不由吐槽,英国内阁太愚蠢,太短视了。

而且让协约国震惊的是,国运来向同盟国运输物资的飞机,竟然是金属飞机。

(未完待续)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555.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