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问道:“东朝之喜,意思是要为太子选妃吗?”
这是想要李孜省给出一個准确答案。
李孜省斟酌一下,心里还是有些发怵,最后不得不硬着头皮以模棱两可的口吻道:“或是如此。”
朱见深听完后无奈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另外几人:“诸位卿家,难道你们对此事就没什么见解?”
刘吉走了出来:“陛下,老臣认为此议在理,太子年岁已长,为其选妃,可彰显朝廷对太子的重视,回应苍天警示,安万民之口。”
众人听了这话很意外。
你刘棉花居然说出这么掷地有声的话?
换作以前,你总是充当搅屎棍,这次看到皇帝和李孜省都在易储之事上妥协,瞅准了机会,来表达你是个铮臣?
朱见深想了想,看向一旁的礼部尚书周洪谟,问道:“周卿家,你身为礼部部堂,可有更好的见地?”
周洪谟随即将目光落到万安身上。
他虽是礼部尚书,但跟万安出自同乡,二人乃标准的乡党,后来万安被逐出朝堂,周洪谟也因为与万安关系密切而被勒令致仕,在朝中大事上,周洪谟素以万安马首是瞻。
“问你话,你直接回答便可。”
朱见深平时看起来不理朝政,但并不是蠢人。
朝中人物关系他很清楚,只是看透却不点明,任由这种情况发展。
当皇帝的总想拿出点非同一般的驭下之术,至少在成化朝,这套没有玩砸,但后来这群人基本上无一例外都被文人所修史书钉在了耻辱柱上。
周洪谟道:“臣附议。”
他本想等万安给出明确的指示,但万安也是个纸糊匠,这时候选择了继续当缩头乌龟,始终缄默不言,而刘吉的态度似乎表示内阁站在支持太子选妃上,所以周洪谟只能顺着刘吉的意思说话。
广告位置下